查看原文
其他

学不好英语,你也是个优秀的人

张生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-04-30

点击关注“曾奇峰心理工作室”,0.01元领取曾奇峰30节心理课

没有处女情结的是好男孩,不约炮是好女孩(点击)



当得知我是英语老师后,很多人都会问我:我该怎么样才能把英语学好?


一般我都会反问一句:你想要学英语是为了什么?


之所以这样问,是因为这个问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。


如果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出国旅游沟通方便,那在网上搜一下《旅游英语必备一百句》之类的材料,背诵一下就可以了。


如果是为了考学,那就没有这么简单了,需要在正确的操作方法下,从单词语法这两项基本功入手,进阶到这两项基本功在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的熟练应用,再进阶到实战性质的研习特定考试的出题规律和出题特点。


如果是为了兴趣呢?如果一个人真的是为了兴趣而想要学英语,他就不会问这样的问题。


做英语老师有9年了,在这9年中见证了很多学生在学英语上的苦苦挣扎,也目睹了更多的 “有天分”的学生在学英语上的轻松愉悦。于是,我对学英语这件事背后的动力,产生了浓厚了兴趣。



1.

动力源于热爱


精神分析所认为,驱动人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的,有两个基本驱力:力比多,和攻击性。这两个驱力就像是燃料一样,驱动着“人“这台机车的小马达。


所以,可以想象,如果力比多和攻击性的浓度和纯度都很高,那一个人会做任何事情都会无往而不胜。


你最适合做什么工作?答案藏在你的性格里(点击)



显而易见的是,我们处于一个全社会过度重视英语的时代。小到幼儿园,大到研究院所,机关单位,英语成绩是关乎成绩排名,升迁升职的第一道门槛。


在这样的氛围之下,当我们在面对英语的时候,感觉到的不是热爱,而是被奴役,被强迫。我们的力比多和攻击性受到了极大的污染和稀释,那么学英语的状态,也只能是一地鸡毛了。


阿格里奇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女钢琴家。她曾经说:要成为一名成功的钢琴家,最重要的是要能感觉到和钢琴在一起的幸福。


她并不像大多数的钢琴家一样孤独地日复一日地打磨技术,而是整日与一大群忠实的朋友混迹在一起。只有在她想要弹琴的时候,才会让朋友们离开。


并且,她练琴非常漫不经心,意志薄弱,但却锤炼出了神一般的技艺,这本身也是对严苛的培养体系赤裸裸的攻击。正因为如此,她才历经多次隐退,却又能在每一次复出时赢得世界的掌声。



2.

老师将学英语的无力,投射到学生身上


曾经有一次,在上课的过程中,一个学生悄悄地抹了一下眼角,隐约看见有点点泪花。我惊讶地问,“怎么了?”


他抬起头,说:“没有想到这么白痴的一个问题,老师你会耐心地解释了这么久。我很久很久都没有敢在上英语课的时候提问题了。”



那一瞬间,我的心痛了一下。我想起了在很久很久之前的学生时期,被书本上乱七八糟的语法规则搞得晕头转向的日子。


我们都在会骑自行车了之后,忘记学习骑自行车时的试探、胆怯和摔倒。


老师们会隔离掉,或者忘掉初学英语时的煎熬和痛苦,而且极具智慧地把这种无能和无力感投射到学生的身上,仿佛相信自己真的是轻松愉快地就学会了英文。


面对学生的不明白不懂不会,他们无法感同身受,他们只能感到无力、气馁、或者暴躁。


在这样子的情景下,防御比较弱的学生,自然会认同了这强大的投射:语言能力全都是老师的,我就是个笨蛋。


怎么解?


当一个老师回忆起自己初学时艰难,就能从独木桥的此岸,走向彼岸,牵起胆怯的学生的手,一起一步一步走过去。


当一个学生知道老师曾经也有和自己一样的困顿与焦灼,就能理解他的回避和躲闪,就能理解,他其实也是不能面对曾经的痛的体验,就能把这份质疑和否定剥离出去,让自己轻装上阵。


毕竟,没有比替别人背负痛苦更痛苦的事情,也没有比坚定的统一战线更无坚不摧的武器。



3.

为了忠于伤痛,甘愿自废武功


我们如此重视英语的学习,也是对民族自豪感的一种反向形成。


我们有几千年璀璨的华夏文明,这一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事情。但是在近代历史中,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却史无前例地受到了重创,所以我们才需要用全民学英语——学习先进的文化技术,用这种方式来快马加鞭地修复这历史的伤痛。


这种痛彻心扉的感受,跨越时空,移情到了今时今日,虽然历史背景已经完全不同。



就像经历过严重物资匮乏的人,在物质如此丰富的时代仍然舍不得扔东西。


因为需要忠于这伤痛的集体潜意识,所以,很多人自废武功,英语就是学不好。


所以,英语学不好的人,都是忠实的爱国者。虽然他们有点盲目。


每当学生问我,“老师,什么时候才会不用学英语了呀?”,我会说,“快了快了,离我们用汉语四级六级考试来折磨老外的日子不远了。”我相信,真的是不远了。


殷切地盼望这一天的到来。到那时候,无辜的英语不再背负过多的历史意义,也许,在手捧英文书的人们脸上,就可以看到津津有味和如痴如醉了。



4.

学好外语=背叛?


语言的作用是传情达意。起到传情达意作用的元素,除了字词句之外,更重要的是语音,语调,和与之相伴的表情、肢体动作等。这些元素全都包含了丰富的信息。这和精神分析所讲的“元信息”,是差不多的意思。



我从小生长在山西的一个小县城。这个小县城的方言和它所属的地级市的方言,味道很不一样。比如,我们县里人,会把“吃饭”这个词,念成是“切饭”。而市里人,在念这个词的时候,声母韵母的组合与普通话的chifan是一样的,只不过调调有一点差别。这也使得市里人说的话,在我们县里人看来,显得更“洋气”一些。


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市里,或者更大的地方务工或者上学,这样的口音,渐渐地少了。


记得有一次回老家过年,我和从小感情深厚的表妹见面聊天。她刚从市里的工作单位放假回来。我惊讶地发现,她的口音竟然完全没有一点“县城腔”,变成了活脱脱的“市里话”。那一刻,我的感觉很复杂:陌生,悲伤,甚至有那么一点点不易觉察的愤恨。我愤恨她也被潮流裹挟走了,连一点泥土气息也没有留下。


学英语也是如此。当学英语学到痴迷的时候,有时候确实会闲置或冷落自己的母语。原因有二。


第一,就像,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深爱两个人一样,一个人也不可能同时保持两种语言的高度兴奋状态,尤其是,当处于初学阶段的时候。所谓,一心不能二用。当然了,翻译所需要的恰恰是对两种语言同时的高度兴奋。


第二,在英语中有相当数量的词语或者表达,在汉语中,是找不到很好的词语与之相对应的。比如,niche。这样的一类词,与其绞尽脑汁地把它翻译成我大中华的语言,不如直接拿来就用。记得有一次,我和工作室的另一位老师吃饭聊天,说,“真的很喜欢我们这个小小的工作室,感觉就像是一个perfect niche”。她看着我,笑了一下,说,“懂!”



所以,暂时地冷落母语,并不代表背叛。代表的一方面是专注,另一方面是开放包容。这恰恰是学好任何一门技艺的必要条件。


精神分析认为,人们往往会赋予学好一门外语以背叛的含义,超我被激活,进行打压,于是,一个人学外语的能力就被抑制了。不得不说,超我这个东西,很多时候,真的是个二愣子。我们有必要给它来一番耐心的开导:我们学英语,不是为了弃什么投什么,而为了兼收并蓄,气吞山河。



5.

在必要的情况下,你能够搞定英语


在整体大环境的催眠作用下,我们总会觉得英语必须要学好,否则就是失败者,虽然并不是所有的职业都那么需要英语。我们需要认识到,就像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不是必须要烧得一手好菜一样,一个人也不是必须要把英语学好,才算得上是一个优秀的人。


学英语很难吗?不一定。学英语很简单吗?也不一定。


还它一个真相吧:它不代表荣耀,不代表耻辱,不代表强迫,不代表价值,不代表忠诚,不代表背叛。它只代表一件你有可能喜欢,也有可能不喜欢的事情。


如果你喜欢这件事,恭喜你,放手去享受英文的乐趣吧。但是,如果不喜欢,也没关系。要相信,在必要的时候,你也有足够能力去搞定它。仅此而已。


作者:张生 第三季传播师计划学员,考研英语老师,工科生,痴迷心理学与公众演讲,愿与有趣的你一起探索人生的美好



RECOMMEND
推荐阅读

1.乖巧,那是从小憋到大的内伤

2.没有处女情结的是好男孩,不约炮是好女孩?



预约心理服务,点击“阅读原文”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